三年攻关,组成跨学科团队,应急医学救援为冬
三年攻关,为的是履霜知冰——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李静组织了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聚焦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力图找到解决2022年北京冬奥会应急医学保障场景下的事件分析和时效救治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约北京测试赛(资料图)北晚新视觉供图
李静
今年4月,“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应急医学救援保障平台正式在线运行。李静带领团队在赛场泡了整整6天,用极限模式反复测试,结果在意料之中——设备和系统均运转正常。
如今,随着北京冬奥会临近,这套可以“预知未来”的系统仍在不断完善和升级。它的背后,是一群倔强的旅者,竭尽所能探寻隐藏着的希望。
救治伤员模拟演练
可穿戴设备测试
业精于勤,事成于细
兵贵神速。遇到突发事件时,更是如此。“冬奥会应急医学保障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总负责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黎檀实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应急医学保障的核心就是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好的救治伤员。以5G、AI、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为创新应急医学保障模式提供了可能,也为实现“科技冬奥”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李静组建的交叉学科团队所做的事儿就是为“快”打通绿色通道。举个例子,一旦某个运动员在赛场发生意外,需要急救,伤情是否会发生致命致残并发症,风险程度有多高,是否需要转运,转运到哪里,是否需要手术,如何正确处置,最优方案是什么……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团队所研发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应急医学智能处置决策系统宛若一位洞悉敏锐的“指挥官”,第一时间通过精准计算,获得明确的数据支撑,给出最佳处置建议。
而越是想快,反而越要耐得住性子,推微达著,寻端见绪。李静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这套系统旨在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强化冬奥会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其功能定位是辅助现场医护人员制定救治决策,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运动员,还有现场的教练员、工作人员甚至观众,所以各种各样的细节都要考虑在内。”
细到什么份儿上?一份关于平台的介绍页面上画着一张“网”。有一个结点是全身损伤并发症,延伸出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创伤后感染等;另一个结点是公共卫生条件下各类可能发生的传染性疾病,包括眼下正在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多种常见消化道传染病、致病性微生物感染等。所有结点中,胸部损伤的分类最多,包括气胸、肺出血、创伤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共17种,这还只是冬奥会应急医学保障所涉及伤病情的一部分内容。表格上与其并列的大项还有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约50个结点间,线条连通,经纬交互,密密匝匝。每一条线,代表着一种“万一”。一旦触发一点,便可顺线寻踪。
类似的“网”,李静带领团队反反复复验算了三年,从内部验证、交叉验证到动物实验、实际验证,计算量有多大?从读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参与项目,今年已经毕业的郏瑞琪是典型的“算手”,对数据甚至有点洁癖。她笑着摆手:“算不过来,这个真算不过来。总之,就是一直算,反复算。”
千头万绪的梳理过程,当然也走过弯路。李静举了个例子:“应急管理我们是专业的,但医疗领域我们是外行。有些医学指标,三四种仪器都能测,最初我们做分析是按图索骥,以为名字一样测出来的指标都一样。后来被临床专家纠错,才知道原来每台设备的实验数据各有侧重,不能混为一谈。”
白费了力气,难过沮丧在所难免。李静却笑着说:“难是难,还得过嘛。我们允许沮丧,为期一天,第二天重新开始。”
没有窍门,谈不上秘诀,一数一据,千数万据,用最踏实、最保险的办法,构建起一套智能诊疗体系。李静介绍,目前,这套系统包括智能伤病情预测和风险评分、智能伤病情判断以及智能线上群体监测三大功能模块,可以实现危重伤病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针对“场馆坍塌”“踩踏”“火灾”等冬奥赛事中18种主要应急医学保障场景,通过计算建模,科学确定关键伤情,提高医护人员对于危重伤病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下一篇:没有了